结束语:实力更重要,保障实力的公平更伟大
在决赛上3-1击败塞尔维亚第三次夺得奥运会冠军,固然证明了中国女排精神的可贵,但归根到底,球员的实力才是夺冠的基础。
以女排的五连霸时期来看,中国女排几乎在每个位置都有世界级的球员,以曹慧英、孙晋芳为例,在1981年,曹慧英的快攻出色,她的快攻及拦网技巧在当时 世界排坛都排在前三,孙晋芳曾获得女排世界杯的最佳二传手;郎平的能力就不用多说。在年轻运动员方面,当时的梁艳和郑美珠也异常出色。顶替孙晋芳的杨锡兰 同样是世界级的二传,没有这些球员,中国女排还是无法完成最终的五连霸的伟业。
当然,这些优秀的球员本身就是女排精神的一部分。袁伟民用开放的心态选择球员,但在训练中,要求又绝对严格,这才有中国女排在上世纪八十代初的成功。
陈忠和接任中国女排时,中国女排陷入心理低迷期,但整体实力依旧强大:二传是拦网高度达到3.08米的冯坤;197厘米高的副攻赵蕊蕊,扣球高度达到 3.25米;被视为郎平第二的杨昊,扣球高度3.20米,且活动范围大,在网前判断出色。此外,还有发球极为出色的主攻手王丽娜,出色的接应二传周苏红以 及副攻刘亚男。正是因为拥有这些优秀的球员,陈忠和才能率队夺得2004年奥运会的冠军。
2016年奥运会,郎平同样拥有一批优秀的球员,这些球员包括惠若琪、朱婷、魏秋月和袁心玥、张常宁和林莉等人,没有出色的球员,郎平也无法让中国队在淘汰赛上爆发。
中国女排并不缺少优秀的球员,但只有公平的选拔机制才能让优秀球员得到更多机会;只有一位出色的、懂得心理调整的教练,才能让优秀球员的实力得到 100%甚至是超水平的发挥。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队低开高走,在淘汰赛上斩掉了除美国队外的所有强手,这得益于郎平在赛场上对球员的心理安抚和调整,即使 在决赛上遇到美国队,中国队也应能100%胜之。
女排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公平精神。在中国女排五连霸的时代里,训练场上的付出是会获得收获的,没有任人唯亲式的用人,教练员更不会把自己的压力,全部强压到运动员身上。那种平和和球员感受的安全感,带来了胜利。
被公平选出的优秀球员,才能在球场上完全彻底的付出,依靠后门入选国家队的球员,毁掉的不仅是女排精神中的公平正义精神,还让更多优秀的球员感到沮丧无助,甚至是信念的丧失。
球员实力是女排精神的保证,而公平公正的选拔球员是保证球员实力的基础。回顾郎平的执教经历,除了细微的心理调整以及精准的战术安排,公平,也是郎平重新给这支中国女排带来的内容,公平让中国女排找回了冠军,重温了女排的精神。(傅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