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图腾
中国女排的精神,在体育层面,意谓着逆境中的爆发,以及团结奋斗的精神。在中超第23轮,杭州绿城主帅洪明甫在赛前以中国女排逆境中不屈斗志的激励绿城球员,结果绿城终结对恒大的11连败,战平对手。可见,女排精神通用全体育界,同时,通用于中国社会。
从1981年女排夺得世界杯开始,中国社会的一切都能与中国女排精神联系。工人主动加班,是女排精神体现,工人工作中节省成本,也是女排精神体现。因为 女排精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图腾,这种精神图腾对于当时积弱的中国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支撑,帮助中国人度过了1980—1985 年间的艰难时刻。
1976年后,中国社会的各项秩序开始恢复,但同时,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因为过去二十年间的各种运动而渐渐拉大。上世纪 七十年末,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欧美世界开始注重科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开始。欧美及日本,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科技发展迅速,不论是轻重工业还是航天 科技,与当时的中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以往闭门可以自我陶醉的优越感,在信息开放后全被化为乌有,中国人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差距:中国当时无法制造出电视 机屏幕需要的显像管,必须从日本进口,运输业不发达,粮油依旧实行供给制,甚至连私人卫生间都是奢侈品;当时日本新干线已建成十余年,可一日千里;美国的 旅行者号飞船和海盗号飞船在太阳系里翱翔。日美的科技硬实力,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已近乎神话。
科技的落后给中国人心理造成了极大的 落差和自卑感,中国人渴望找回民族自尊以及自信心,中国女排从亚洲一点点打起,第一个对手就是曾称霸世界排坛的日本队,1979年后,中国女排获得了对日 本女排碾压性的胜利,这是自尊心的第一个提升;而到了世界赛场,联邦德国这种欧洲强队在中国队面前不堪一击,面对强大的美国队,中国队也能在逆境中一点点 磨掉对方斗志,球员在界外一次次将球救起;面对身材高大的欧美人,中国人能将东亚人身体优秀的柔韧性和耐力发挥到极至,最终战胜对手。这不仅是心理上的胜 利,甚至还有人种学上的胜利,面对高大威猛的欧美人,胜利者,都是中国女排。
女排精神首先给中国人带来了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女排精神反应了一种纯粹的、对自己信念的坚持。对于此时的中国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正是一种对自己信念的重塑,而中国女排,恰恰重塑了中国人的信念。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中国女排精神,是强烈的、正面的民族精神图腾。
从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杯冠军到1984年奥运会夺冠,中国社会开展了无数次对女排精神的学习,学习结果体现到工作中,就是忘我且无私的工作,奉献一词重新 被屡屡提起。当时,在过去二十年间,精致的个人利己主义用各种方式包装,几乎让中国陷入绝境;而中国女排,重新定义了民族精神,并用她们在排球场上表现出 的团结、奋斗和坚持的精神及行为,找回了中国人的信心及信念,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女排精神足以让绝大多数人拥有希望。
在逆境中拥 有希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中国女排精神直到今天仍在传承,原因正是如此。而在中国的其他体育项目中,无法展现这种属性:中国乒乓球队在1981年世 乒赛上,拿下了七项冠军,并未能给国人带来社会性的价值观震撼和感动;跳水、体操和射击项目上,体现了个人能力的极致,却无法展现出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钱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