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都体育学院奥运教授报道团独家报道 钟秉枢校长)2016年8月21日,相隔12年后,中国女排在里约再夺奥运冠军,全国沸腾。这沸腾因“三大球”低迷中升起的金星,因小组赛三败后的绝处重生。:
众所周知,里约奥运,男排、男足未获入场卷;男篮、女篮小组未能出现;女足四分之一决赛射失点球止步八强。三大球中,仅剩中国女排。中国女排小组赛2::3负荷兰,0:3负塞尔维亚,1:3负美国,排名小组第四晋级八强。1/4决赛3:2胜巴西,半决赛3:1胜荷兰,决赛3:1胜塞尔维亚。这样的绝地反击怎能不叫人心花怒放,热血沸腾。
恰如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每个成功的球队的背后必有一个伟大的教练。
在中国,“三大球”往往被相提并论。1964年春天,贺龙元帅郑重宣布:“‘三大球’上不去,我是死不瞑目!”2014年8月15日在南京青奥村训练馆篮球场边,习近平总书记对队员和教练说,“‘三大球’要搞上去,这是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志。”然而,面对大体相同的“三大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治理环境,中国女排的一枝独秀不能不归功于教练的伟大。
从1981年首获世界冠军到现在,有13位教练历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但带领中国女排获得冠军的只有5位。袁伟民,1981、1982、1984年率队获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冠军;邓若曾,1985年率队获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三连冠”时袁伟民的助手;张蓉芳,1986年率队获世界锦标赛冠军,中国女排“三连冠”时袁伟民的女排队长;陈忠和,2003、2004年率队获世界杯、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三连冠”时袁伟民的陪打;郎平,2015、2016年率队获世界杯、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三连冠”时袁伟民的主攻队员。凡中国女排获得冠军时的主教练无一例外都在袁伟民带领的中国女排工作过。共同的目标、理念,所有成员人力资本组织起来而形成的全队人力资本,自己特有团队精神和文化,成员之间普遍信任所产生的形成一致的集体行动力量,使得中国女排整个共同体的效率因此而提高。
1982年秘鲁女排世界锦标赛预赛中国女排0:3输给美国队。如果要拿冠军就必须在接下来的六天比赛中连拿六个3:0。袁伟民回忆道:”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是我最痛苦最难熬的时刻。这之后的六天六夜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我知道,这时,多少双眼睛望着我,我的情绪直接影响着队员打下面比赛的信心,我的表现也可能成为对方分析中国队状况的参考资料。最最难熬的是,内心的苦涩、焦虑和不安,丝毫也不能溢于言表。每天进进出出,仍要笑嘻嘻、礼貌地与对手打招呼;还要显得很乐观、很自信,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队员。我生平第一次尝到了当演员的滋味,当这样的演员又是多难啊,可我必须这么做,我也确实这么做了。”最后,中国女排惊天大逆转,连夺六个3:0。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绝地反击,其实从郎平2013年5月上任就开始了。
对责任,郎平说:“从我决定带女排的时候我就没考虑应该得到什么。队伍是主教练责任制,不管是好还是不好,我都应该承担责任。”“我没有什么私心杂念。球队带得不好,我有责任带她们继续向前。球队带得好,是大家的功劳,我一个人做不了什么。我没有后悔过,只是尽力而已。”
对成功,郎平说:“成功对我追求的事业是最好的回报。什么是成功?到第几是成功?我把我所有潜力发挥出来,尽了最大努力,克服了最大困难,我觉得就是成功。至于最后的结果是自然的。成功不能拿一个东西,或者一个目标来衡量。”
这些理念,以及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郎平一直在大国家队理念的指导下苦心操练人马,为里约的获胜无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里约奥运小组赛成绩不佳,郎平用“快死了精神状态肯定不一样,否则就是万丈深渊”激励自己,激励队员,破釜沉舟试一把,激活12名队员;放手一搏巧换人,“两点换三点”;“希望运动员在比赛没有结束的时候,不管多困难都要顶好每一分”。最终,中国女排在淘汰赛中逆袭巴西队、击败荷兰队,最终战胜塞尔维亚队,昂首登上最高领奖台。
除一枝独秀的中国女排外,那些昙花一样的我国“三大球”队伍无不得益于教练的伟大。
2001年中国男足冲进了世界杯。率领那支队伍的教练米卢说:“我不相信有所谓的秘诀,事实上,这件事与梦想有关。我就像个画家,想要画一幅画,我做出计划,再完成一件件小事,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我告诉小伙子们,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然后我告诉他们我认为应该怎么做,我们就成功了。” 这里我举一例我亲身经历的小事。2000年米卢率中国足球队赴越南训练比赛,第一天训练后队员们下楼吃饭。米卢看着身着不同T恤的队员们严肃地说,“你们如果还是一个球队的话,如果还代表中国的话,就回去换衣服”。由此,米卢治理下的中国男足身着统一的服装行事。
2004年雅典奥运会小组赛中,中国男篮负于西班牙、阿根廷、意大利,小组赛最后一轮以67-66掀翻世界冠军塞黑队,晋级八强。率领这支男篮的是执教中国男篮只有三个月的美国教练哈里斯。比赛头天晚上11点钟,哈里斯走出奥运村公寓,去奥运村里的录像中心找新西兰队战胜塞黑队的录象。边走还在边想,我这么做值得吗?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我去或者不去对这场比赛的胜负会有什么影响吗?他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去找这个录像。比赛当天上午哈里斯在准备会上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新西兰队战胜塞黑队的录像剪辑放给队员们看,告诉队员即使你输球、输了25分、又连输这么多场,你们也不能放弃。赛后,李楠说:“就是因为哈里斯,我才明白什么叫永不放弃。我们前面输成那样,但哈里斯始终在努力,他一切都像从前一样准备,自己还在那儿剪辑录像带给我们看,分析塞黑的特点和弱点。如果不是他这么执著,他不组织我们了,不看了,那今天绝对就赢不了。”姚明说:“哈里斯用三个月的时间给我们上了一堂人生课,就是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
2016年,排名世界第十六的中国女足,奥运会预选赛击败世界亚军日本,扳平世界第八的朝鲜和世界第六的澳大利亚,提前一轮获得里约奥运会入场券。里约奥运会上胜南非、平瑞典,以小组第二打进八强。执教这支女足队伍不到一年的法国教练布鲁诺竞聘时说:“我不只是个教练,还是个教育家”。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足球首先是个教育,然后才是体育’。第一次集训会议上他就对队员们说:“足球更多的其实是一种态度”。中国女足一名教练组成员总结说:“其实布鲁诺在训练上也许和我们的教练差异并不大,但是他在人文关怀,特别是心理上的那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是中国教练此前从来没有的。”“布鲁诺来了,他除了在技战术上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细化外,给这些女孩子带来的,更多的是在心理上的辅导和关怀,让她们懂得了为什么踢球,怎么更主动地去参与比赛。在人文关怀,个人学识上,布鲁诺做出了一个典范,他激发了队员们自己的实力和潜能,使得中国女足更成熟了,踢得比以前更聪明了。”
由此我们看到,在现有体制机制、治理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伟大的教练对 “三大球”的振兴多么的重要。因为,优秀教练员的知识和能力具有随执教情景变化而变化的特点,不论在任何情景下都能发展运动员的能力、自信、沟通和品格,调动运动员的潜能和激情。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遇到郎平是中国女排的幸运。然而,中国“三大球”的振兴、中国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郎平”,还需要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