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常宁跳跃扣球 |
北京时间8月21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国女排3-1逆转击败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次站上奥运冠军之巅。这次奥运会,朱婷以179分位居所有参赛球队得分手第一位,而在中国队队中得分第二多的是副攻徐云丽,她这次比赛一共得到59分。而中国女排的第三大得分手,就是20岁的小将张常宁,她一共得到56分。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张常宁多是客串接应角色,干扰对手。她的得分基本上是在小组赛阶段拿到的。作为一名攻手,郎平很清楚在什么比赛中该拿机会锻炼张常宁,而在什么比赛中该重用朱婷、惠若琪去拿更关键的分。
小组赛练兵 打巴西爆发
小组赛中国队首战2-3输给荷兰,张常宁得到10分,其中进攻得到9分。小组次战中国女排3-0意大利,作为主攻的张常宁获得11分。小组第三战3-0零封波多黎各,张常宁替补出场只拿到1分。小组赛中国队0-3不敌塞尔维亚那场球,张常宁获得比较多的出场时间得到6分,小组最后一战中国队1-3输给美国队那场球,张常宁得到7分。
八强战中国队3-2胜巴西,是张常宁发挥最出色的一场比赛,作为替补出场的她全场拿下15分,其中11分是在进攻中拿到的。对于张常宁这样年轻的主攻,郎平是有意识利用一些场次的比赛机会锻炼她。从这次中国女排的夺冠历程看,小组赛阶段不论是对荷兰还是塞尔维亚还是美国,张常宁都得到了比较多的出场机会。那几场小组赛,主教练郎平看重的正是如张常宁这样的新人,能否在大赛中成长、刷数据、积累经验,至于胜负郎平是不太关心的,她知道只要能进淘汰赛就行。
半决赛决赛 客串打接应
中国女排半决赛对阵荷兰,决赛对阵塞尔维亚,郎平都非常大胆地使用张常宁作为接应首发。客观上说张常宁在接应位置上的发挥,肯定不如杨方旭、龚翔宇好,但郎平用她打接应,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关键场次出奇兵的效果。
出生于排球世家的张常宁早年在沙排国家队历练,改回室内排球在接应和主攻位置上也打得顺手。去年由于惠若琪心脏有问题,张常宁经常出现在江苏队主攻位置上。郎平将张常宁选进国家队,看重的就是她在进攻方面的潜力。在惠若琪身体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一旦张常宁大赛经验更为丰富,她完全可以与朱婷搭档组成新的攻击线。如这两场比赛,郎平打出的“朱袁张”组合,肯定不是最强的排阵,因为张常宁被拉到了接应的位置上。
张常宁的大赛经验和得分能力,还在不断增长。四年之后的东京奥运会,如袁心玥、张常宁以及龚翔宇这些新人,将更加成熟,届时中国女排的整体实力和厚度将更加令人刮目相看。(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