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0日,世界田坛,刘翔曾是“亚洲速度”的代名词。如今,这个头衔属于中国男子短跑接力队。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的比赛当中,由苏炳添、谢震业、张培萌、汤星强组成的中国队最终排名第4位,自去年北京田径世锦赛摘得银牌、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夺得冠军之后,代表着中国田径短跑运动腾飞的男子接力队,就成为了中国体坛最了不起的天团。
曾经,人们认为短跑项目是欧美选手的天下,亚洲选手并不擅长这项运动。但是随着张培萌、苏炳添和谢震业的相继崛起,中国男子短跑在世界范围内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去年的北京田径世锦赛上,中国男子短跑接力队以38秒01的成绩历史性摘得银牌,预赛中甚至跑出了37秒92的亚洲纪录。中国开始在短跑领域,代表着亚洲速度。
中国队当中,能力最强的苏炳添曾经两次在世界大赛上跑出过9秒99的成绩,但即便如此,创造黄种人历史的他也很难凭借个人实力站上奥运的领奖台。“中国没有牙买加队的博尔特、美国队的加特林这样强大的短跑运动员,但是接力是个体团队项目,我们的默契弥补了缺陷。”谢震业的这番话道出了中国接力队腾飞的关键,而打开这个中国田径突破口的金钥匙,就是交接棒技术和默契的飞速提升。以往运动员在交接棒环节总是显得有些停滞,这只有靠训练去加强和巩固。
从2014年底开始,只要中国短跑队的队员们在一起集训,袁国强教练就会每天安排接力练习,甚至每周都有2至3节接力专项训练课让队员们培养默契。正是这个最重要的细节,帮助中国接力队在世界舞台上找到了一席之地。因此,即便莫有雪在钻石联赛上海站100米比赛中意外拉伤肌肉后,替补出场的陈时伟依然和队友配合默契。这样的稳定性也给了中国队更多的信心。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男子接力队的崛起,弥补了刘翔退役留下的田径偶像断档,同时也代表着中国男子田径在短道项目上形成了全新的“集团优势”。这个团队有一种特别的向心力,中国接力队领导邹振先更是表示:“我们接力队有特点,就是最好的成绩都是在世界大赛中创造的,整个世界比赛能有这样状况的应该不超过60%。”
毫无疑问,在这支队伍当中,苏炳添是领军人物。接力队整体的进步,同样也刺激着个人的竞技水平。虽然在本届里约奥运,苏炳添没有进入最终的百米决赛,但是半决赛他和谢震业都跑出了自己的赛季最佳战绩,张培萌也忍着伤病坚持出战。在教练的帮助下,苏炳添不仅成功变换了两脚在起跑器上的位置,而且在大步幅、高步频的状态下学会如何让技术连贯性更好。陈时伟、吴志强、莫有雪和汤星强曾一起竞争首棒位置,而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在接力赛中的位置这几年也早早固定下来,以增加默契。
中国短跑的突破并非一人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在去年世锦赛摘银后,苏炳添和队友走下赛场时,相继和教练袁国强拥抱。而这位1978年全国百米纪录保持者也湿润了双眼。在离开赛场之后,袁国强把所有的心血放在了培养速度接班人上,他先后培养出了苏炳添和莫有雪,对于中国队的接力技术也精雕细琢。张培萌的教练李庆曾在德国留学,是中国最顶尖的体育科研工作者。
在突破的背后,65岁的美国教练兰迪-亨廷顿为代表的外籍教练团队更是功不可没。2014年,亨廷顿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测试和数据分析,指出苏炳添之前的百米技术存在节奏感缺失的问题,之后,他和袁国强教练一起帮助苏炳添改变起跑器上双脚的位置,通过这样的细节变化让苏炳添将最高速状态能保持在后半程。
里约奥运会即将结束,但是属于中国男子短跑接力队,属于中国田径的新的篇章,才刚刚翻开。随着张培萌的逐步淡出,新鲜血液也将涌入,中国短跑未来的发展如何,值得期待。
(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