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情怀”二字被常常提起,但它更多被视为无法落地的鸡汤。但看看经历巅峰和低谷却从不放弃,时隔12年重返奥运决赛的女排姑娘们,我们才知道,女排精神的鸡汤是那么真实。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铁榔头”用拳头砸开了胜利之门,那是老女排们登峰造极之作,也从那时起,在那一代的中国人心中埋下了女排精神的种子和情怀。
家住袁家岗的李维是80岁的退休工人,奥运会期间,他和老伴一场女排的比赛都没有拉下。“最喜欢看的就是女排”。李大爷表示,因为自己的爱好,老伴也非常喜欢体育,并且非常投入,“有时在遇到比赛最紧张焦灼的时候,她就不敢看了,去里面房间听戏。”
知道李大爷爱看女排,每次晚辈们来探访时,都会陪李大爷一起看球。“决赛一定要看,早上开球,时间也合适,我们希望见证郎平再次带队创造好成绩!”
时代一直在变,人们内心的欲望也在变,但不变的,始终是对永不放弃这种正能量的推崇。即便是当下的年轻人,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女排精神的追求和敬意。
朋友圈里,中国女排再次刷屏。年轻人用充满情怀的海报图片,表达着心中的喜悦。同时,符合网络时代的搞笑图片,也广泛传播着。主攻朱婷拿下33分,是球队闯入决赛的关键人物,她的庆祝动作也在网络上走红。
第四局僵持时刻,朱婷连续4次强攻帮助中国队得分,球队气势大涨。得分后的朱婷摇动手指,十分霸气。
这一绝佳素材,瞬间被网友做出各种表情包,在互联网上疯传。“朱婷在一大段时间里是无解的,真的,太牛了她。”网友“不叫小精灵”留言道。当然对于郎平和女排,网友们的评论更是完全一致。“郎平真是神奇啊!不得不服!国人骄傲!”、“全部女排都是最棒的,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从未熄灭的中国精神!”
本报记者 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