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7日,2016里约奥运会的举重比赛,已经圆满落下帷幕。回顾整届奥运会,中国举重在代表团整体式微的大背景下,还是取得了相对很不错的成绩。但因为心理、技术、准备上的问题,以及对裁判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还是犯了不少错误,最终丢掉几枚原本不该丢的金牌。
心理问题:孟苏平全场都没找到感觉
女子75公斤以上级,孟苏平虽然最终还是拿到金牌,但比赛过程中的险象环生,实在是不应该发生。在挺举第一把的时候,孟苏平出现一个十分罕见的离谱失误——双腿没有站直,这让教练和观众都懵了。教练和观众之所以会懵,原因还是孟苏平本人先懵了,纵观整场比赛,几乎被心理压力压垮的孟苏平,没有一会表现正常。若不是对手与她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以这种离谱的心理状态出战,孟苏平还真有可能会把这枚金牌丢掉。
技术问题:田涛成功率过低不是偶然
男子85公斤级,田涛重量相对较低的4把试举,最终一次都没能举起;而重量相对较高的2把试举,田涛却全都成了。实力没问题,心理没问题,田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怪现状,根本原因还是他的技术不成熟。这种事情已不是首次发生了,在近年多次的国内、国外比赛中,田涛频频因为技术上的不规范,最终给自己制造麻烦,甚至还出现过砸锅现象。我们作为一个以技术见长的举重强国,却总是让田涛发生这种现象,这其实是很不应该的。
准备问题:谌利军突然抽筋源于疏忽
男子62公斤级,谌利军居然在开赛之前突然抽筋,这真是中国举重在此前奥运史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怪现状。分析谌利军突然抽筋原因,很可能就是在他降体重的时候,因为降得过猛,最终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再追根溯源,谌利军之所以会在降体重时出意外,那很可能就是他优势实在太大,结果导致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出现疏忽,没有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完。
裁判问题:教练失误导致黎雅君丢金
女子53公斤级,黎雅君实力并没问题,黎雅君近期状态更没问题,但最后比赛却出问题了。裁判更改判罚结果,但没有通知中方队员和中方教练组,这或多或少会有裁判失误的因素。但裁判更改判罚结果,这是现场解说能看到的,这是电视机前观众也能看到的,而中方教练组却没有看到(现场也有大屏幕,稍一抬头就能看到判罚结果),这就不能只将责任归咎于裁判,而要更多去检讨教练组是否出现疏忽了。(大漠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