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6年8月15日,里约奥运会男篮小组赛中国迎来自己最后一场比赛,最终他们以中国男篮以60-94输给了塞尔维亚结束了奥运会征程。如很多人预料的那样,在惜败给委内瑞拉之后,中国男篮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以5连败结束了这次男篮奥运之旅。很多人为男篮把脉,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投不进去。三分和稳定的中投作为曾经中国男篮小球时代的标志性武器,在如今反而成为了中国男篮最大的一个短板。
在5场比赛中,在外线命中率和投中数比例最好的球员,是易建联!这直接反应出来了中国男篮不但在核心球员的依赖上变本加厉,更说明了现在中国男篮的投篮能力实在是太差了。郭艾伦在和委内瑞拉的比赛中,曾经错失了关键的罚球。在多数比赛中易建联和周琦不是没有传球的能力,但是很多时候中国的外线真的是投不进去。这就直接给内线的易建联等人制造了太多的压力和包夹。
94年之前的中国男篮,已经在亚洲用小球战术开始奠定自己的地位。到了94年世锦赛首次进入前八,再到1994年奥运会进入前八,在以姚明为首的三大中锋出现之前,实际上即便是拥有王治郅的那个时候,中国男篮依然是以小球战术打天下。那个时候中国外线的投篮能力和快攻能力给内线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孙军,郑武,吴乃群,吴庆龙,胡卫东,那是一帮可以参与快攻,在反击中和不断的挡拆中空切跑位,接球就出手的投手,而且稳定性很高,不会轻易错过机会。
国际篮球和NBA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国际篮球之所以一度可以将美国队拉下马,就是因为在比赛中他们对于美国队外线的限制是成功的,在所有美国梦之队输掉的国际大赛中,他们的投篮命中率都只有4成多,这是一个相当低的命中率。由于国际篮球没有三秒违例的说法,所以在奥运会,那些欧美强队的内线在里面一站,在对抗上对中国内线的杀伤力就体现出来了。在国际赛场,区域紧逼防守和联防是最大的撒手锏,而破解这些的关键,就是投篮。
三大中锋的出现让中国篮球曾经一度倒戈到了内线,但是依然有李楠,朱芳雨和王仕鹏这样拿得出手的射手,在关键时刻关键的比赛真是解决问题,哪怕一个三分射手,也能让对手不敢包夹防守。但是中国的后卫在现在的发展路线很明白,他们的身体对抗很好,速度更快,像赵继伟和郭艾伦这样的好苗子,是中国后卫的希望,他们更有美式的打法风范。但是再美式也得会投篮,美国04年兵败雅典那会,艾弗森命中率都不足4成,空有一个队内得分王的架势。今年美国在小组赛跌跌撞撞,为什么还是赢球了?打澳大利亚,安东尼一个人就扔进了9个三分球,包括欧文在关键时刻扔进的那个三分球。打塞尔维亚,美国依然是在外线做足了文章。打法国,汤普森又站出来一个人投中了7个三分球。三分球在NBA或许是被排斥的,但是在国际赛场,三分球的能力实际上决定了一支球队的上限。
你看打美国队,中国的突破和内线真的不是被压制的死死的,但是全场比赛中国投篮命中率不足4成,三分球17投5中只有29%的命中率,你想赢球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中国篮球现在的基本功还需提高,正常的出手和投篮,一旦有了对抗就会发生变形,这不是说对抗不好,而是在平时就能看出来投篮练习的不够多不够强。中国男篮能够在此前雄霸亚洲并且多次进入了世界前八,也不都是内线的功劳,从胡卫东那波人到后来李楠再到朱芳雨,至少一个稳定射手的配备是最低配。中国男篮不应该过分追求“高大上”的东西,过分依赖内线的易建联,并且寄希望将来指着周琦和王哲林,而是应该真正安下心来好好练习投篮的基本功,这才是未来男篮的出路。
(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