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都体育学院奥运教师报道团独家报道 钟秉枢校长)速度、速度、速度,人类梦想着不断超越着自己的速度极限。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高铁进步神速,人们一提及高速就心奋不已,《速度与激情》从1到7,历时15年而长盛不衰。当“速度”这一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概念通过飞人大战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变得如此真实、充满魅力。从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美国选手托马斯·伯克用12秒跑完100米,到1968年美国选手吉姆·海恩斯突破10秒,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的9秒63,今天博尔特的9秒81,120年来男子百米奥运成绩提高了2.37秒。最近这十二届奥运会,平均每届冠军只把百米成绩提高了0.03秒。里约奥运比伦敦奥运慢了0.18秒,可以看到,刷新纪录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但人们仍然为哪怕0.01秒的超越欢欣鼓舞,因为“极限”在不断突破。
速度、速度、速度,在速度中人类看到了力量之美,看到了原始生命的勃发。百米跑属于典型的体能主导类短距离竞速运动项目,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弹跳、柔韧、灵敏、爆发力、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协调性以及适中的身高、线条的身材,通过10秒瞬间百米跑的步频和步幅充分展现出来。速度是力量,有速度有力量,速度加上力量,奥林匹克的“更快、更高、更强”在这里集中体现,人类的洪荒之力在这里轰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