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都体育学院奥运教师报道团独家报道 王骏昇)北京时间8月16日,中国射击队以1金、2银、4铜的成绩在里约收官,除了成功地保住了中国奥运首金,金牌数量为近5届奥运会最差成绩。这让奥运体育迷们大为懊恼,中国传统的夺金大户为何陨落至此?!其实,让我们换个视角欣赏射击运动,出现这个结果并非不可接受。
本次奥运会,中国射击队共17人参赛,12人次进入决赛,成功率70.6%,其中有8人预赛取得了前3名的成绩,依旧保持世界一流水平。但是,13年伊始,国际射击联合会修改规则决赛时将资格赛成绩清零,这对中国射击队资格赛优势产生了较大冲击,比如里约奥运会25米女子运动手枪运动员张婧婧资格赛成绩592环,领先第二名9环,按照既往规则,金牌已落入囊中,但本次比赛却以第四名的成绩与奖牌擦肩而过。
规则的修订给比赛带来更大的悬念,网络调查中,网友们对于本次射击比赛的精彩程度赞不绝口,认为观看单发或双发淘汰让心脏提到了嗓子眼。这种残酷的竞争,着实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也极大了挑战了运动员的心理负荷,运动员日常训练心率在60次/分-80次/分左右,国内比赛心率90次/分-140次/分左右,国际比赛心率在90次/分-150次/分左右,奥运会作为最重要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有的运动员比赛心率甚至会超过150次/分。
心理高负荷、规则偶然性,射击项目的世界格局必然会改变。12年伦敦奥运会,韩国3金、美国3金、意大利和中国各2金,十块金牌、四分天下。本次奥运会,意大利3金、德国2金,中国、美国、韩国、越南、希腊各1金,十块金牌,七国争雄。规则偶然性,给了更多国家争金夺银的机会。相比上几届奥运会,中国射击队在本次奥运会的七块奖牌并不算少,只是在金牌总数上打了折扣。
正如王义夫总教练所讲,中国射击队员基本发挥出了正常水平,有收获、有遗憾。希望中国射击队今后狠抓决赛训练,在下个周期,让金牌偶然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