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3日,尽管已属于第三次参加奥运会跳床比赛的27岁老将,却仍丝毫不影响何雯娜跳出优美的动作。也许是因为增加了难度让全套动作的完成质量上受到影响,但坚信自己可以登上领奖台的她在看到分数时惊呆了。虽心有不甘但这就是命运,于是“蹦床公主”含泪挥别赛场,这次她将在赛场外继续跳出精彩的人生。
人们认识何雯娜,是在八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当时她获得了蹦床项目的冠军。清新的形象,甜美的微笑,何雯娜留下的印象非常美好;后来,何雯娜与体操奥运冠军陈一冰的感情纠葛,让她一度成为热门的话题人物。但在那之后,人们对于何雯娜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四年前在伦敦,何雯娜卫冕失败,这是她职业生涯的一个很大遗憾。而今天,在获得了第四之后,何雯娜宣布离开。
“我希望人们忘记我取得的所有成绩,因为从这一刻起我就要离开这里了。”何雯娜就此宣布退役。
让我们看看何雯娜的蹦床人生:
何雯娜1989奶奶1月19日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何雯娜从小就长得很讨人喜欢,这一点从小时候的照片就能看出来。黑黑的眼珠、白白的皮肤、甜甜的酒窝,十足的公主气质。
“雯娜小时候真的很乖,她很有礼貌,见到认识的人都会问好,嘴巴可甜了!”母亲赖秀红如此回忆。而在小时候,她如果去买菜就常会带着女儿,因为不仅可以照看一下何雯娜,久而久之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何雯娜乖巧,可原则性也很强,曾在龙岩市实验小学读一年级的她有次忘记了戴红领巾,于是便跑到了学校门口熟识的小店,用公用电话给家里打了电话,让家长把它送到学校,小雯娜没有进教室,而是在小店等家长,直到她妈妈付了两毛钱的电话费才肯去上课,结果上课迟到了。
但谈到何雯娜的确定,父亲何龙和母亲赖秀红都不不约而同地认为是“大大咧咧”。1995年,9岁的雯娜跟着其他4个龙岩孩子,来到了省体操队训练,为了照顾这些孩子,他们的父母给孩子们雇了一个保姆,可是大大咧咧的雯娜还是经常出一些小状况。
别看何雯娜外表文静可人,但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迷糊。父亲何龙和母亲赖秀红都认为何雯娜“大大咧咧”。她老是把碗弄丢了,还有水桶、体操服,当时,赖秀红至少一个月去一趟福州看望孩子,每次都得重新为何雯娜买碗,有次还从体校的洗澡间里找到了何雯娜三套服装,估计是她洗澡的时候忘记了。
"如果不是为了让她能够多吃点饭,锻炼下身体,我们也不会让她走体育这条路。"与很多运动员走上这条路一样,当初何雯娜的父母把她送去业余体校的目的只是锻炼身体。父亲何龙和母亲赖秀红虽然在上学时候有过参与体育运动的基础,但后来做小本生意的他们是绝对想不到自己女儿会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 启蒙教练偶然相中的苗子 1995年的一天,福建龙岩市体校体操教练曹家红顺道经过幼儿园,顺便问了下老师有没有合适的孩子,一位刘姓老师就将何雯娜推到了曹家红面前。曹家红看外形第一眼就看到了她,非常满意,再走上前去,摸了摸何雯娜的骨骼情况,然后又让小女孩压了压腿,符合要求。"不错,这个小孩我要了。"曹秀红不知,这句话几乎改变了何雯娜的一生。
长相甜美乖巧的何雯娜从外形上一下就获得了曹秀红的认同,她走上前去,摸了摸何雯娜的骨骼情况,然后又让小女孩压了压腿。"不错,这个小孩我要了。"曹秀红不知,这句话几乎改变了何雯娜的一生。
当何雯娜把曹秀红邀请她来练体操的纸条带回家后,何龙和赖秀红两人还是经过一番商量的。当看到晚饭时间需要费劲地让何雯娜吃饭的时候,何龙和赖秀红一致达成了协议——让她去练体操。"至少可以锻炼身体,饭会多吃点,而且当时去体校锻炼的话,也可以读重点小学。"多年后,何龙如此解释当初的决定。
事实证明,这样的决定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刚进入体校一段时间,何雯娜的饭量就直线上升。"一周后就很能吃饭了,因为锻炼累了,每天下午四点放学去练到七点半左右,回到家里她变得很自觉了,自己去洗手,马上就吃饭。我们反倒担心她吃太多变胖了。哈哈。"赖秀红如此表示。
两度受伤改项运动生涯看客
在练习体操一段时间后,何雯娜就显示出在体育方面极强的天赋,用赖秀红的话来说就是"半年就有成绩了"。这个成绩指的是迟入队的她不仅很快地赶上了大部队的进度,甚至还超过了那些早练一场的大队员。
9个月后,福建省体操队开始到龙岩体校来挑人,何雯娜再一次入眼。不过因为练习体操的时间还不长,基本功方面还很欠缺,去省队只能算是"顺便带上去"。
1995年,何雯娜进入省队后,也许并不太适应这样的生活,曾经有一段时间停滞不前。很多时候回到家后,生性要强的她会自己在家练习倒立。但没想到有一次,因为地板太滑,何雯娜的手不甚摔断,这一养就是三、四年。
"那段时间雯娜肯定想过放弃,但我们告诉她,既然你练了,这条路就一定要走下去。"父母的支持给了何雯娜很大的动力。不放弃不仅是对她自己的负责,还是综合各方面的权衡之计。据赖秀红回忆,当把何雯娜送去省队后,就决定让她一直走体育这条路。"因为去了一两年后,学习成绩一点都不跟不上,除法只要上了三位数就算不过来了。"
后来因为在体操方面停滞不前,省队决定让何雯娜开始去练习技巧,她作为双人技巧中的尖子——就是在双人技巧中踩在别人肩上的那个人。但没想到练习一段时间后,何雯娜的底座又不幸受伤,缺了底座,再优秀的尖子也没有施展的空间。在那段时间里,差不多停止技巧训练的何雯娜又开始长胖。
一切的一切,都昭示着这个漂亮小姑娘也许将被大浪淘沙地淘汰掉,但这个时候,蹦床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出现了。
走上蹦床之路
因为长胖,何雯娜想重新练习体操已经不太可能。就在这个时候,福建省蹦床队正式组建,当时的教练认为何雯娜是可塑之才,同时她乖巧的外表也赢得了不少领导的喜爱,就这样将她招致麾下。这一年,何雯娜刚好10岁。
练习蹦床一段时间后,在2001年广州九运会上,何雯娜一举进入前八。但在此后的1年多时间里,何雯娜开始遇到了无人问津的情况。赖秀红回忆,尽管何雯娜开始有一些成绩,但距离起眼的黄珊汕等人,女儿的发展无疑是有些缓慢的。
"她当时很不起眼,没人想要她。福建、重庆、四川、云南队来选人,都没有看上她。"拒绝的理由,是指何雯娜练体操的时间太短。最终,还是浙江队接手了她。从浙江队到国家队,这是一个何其漫长的过程。所幸的是,何雯娜还是走到了顶峰。
但从顶峰跌落低谷的事件再次在何雯娜身上发生,2002年进入国家队后,发展瓶颈再次出现。无论是参加国际大赛,还是国内普通的比赛,何雯娜的表现都不太尽如人意。2003年,她被遣送回福建省队。再次进入国家队,又是4年后的事情了。
由高到低的落差,何雯娜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更何况那时候16岁的她正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时候,思想很复杂,"自己爱怎么想就着呢么想"何龙说。而赖秀红则清楚的记得,有一次要去澳大利亚比赛,何雯娜的一切手续都办妥,但后来她又放弃不去了。
"那个时候她压力很大,怕被大家说。如果比得好是运气,如果比得不好既要被领导批评又要占着位置。"赖秀红回忆道。那个时候,大家都安慰着何雯娜:"人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一定要坚持。"
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何雯娜的成绩开始稳步上升——2006年全年成绩稳住了,2007年下半年开始有一个较大的涨幅。带着这样的成绩,何雯娜又如愿回到了国家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为黄珊汕的失误,一块金牌重重地砸在了她的头上(中国蹦床史上首枚金牌),从此功成名就,"蹦床公主"的名头一时无两。2012年伦敦奥运会,何雯娜在决赛中收尾动作落网时不慎摔倒在网上,因为重大失误失去卫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