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 徐邦印)从伦敦的一金一铜到里约的一金一银,中国竞走再次刷新奥运最好成绩。
北京时间今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在蓬塔尔海滩公路举行。中国选手王镇凭借完美的发挥,以1小时19分14秒夺得金牌,蔡泽林摘下银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取得的第12枚金牌,也为中国田径取得开门红。
讲战术 前半程“潜伏”后程发力 默契配合助包揽
里约奥运迎来首个田径比赛日,中国队也在传统优势项目男子20公里竞走上迎来首个冲金点,卫冕冠军陈定领衔,在他身旁的还有伦敦铜牌得主王镇和第四名蔡泽林。
比赛开始不到两公里,就出现了小意外,王镇被旁边的对手踩掉了鞋子,他不得不走出比赛区提鞋。比赛过半时,他和蔡泽林一直在人群中不显山露水,名次在15名开外。
前10公里,日本选手领先,王、蔡二人和领先者相差12秒,看上去完全不具备夺冠实力。50分钟后,蔡泽林一个变速,率先追上领先者,但没过几分钟,后面第一集团又把他追上,变成一个6人组,密集向前。
比赛进行到1小时8分的节点,一直低调的王镇突然加速,瞬间便拥有了10米的领先优势,蔡泽林也择声而动,两人将一直黏在身边的几个选手甩出“一条街”。
后两公里是中国选手展示实力的表演时刻。欢呼声中,王镇挥舞拳头,越走越快,直到终点。蔡泽林撞线后,两人兴奋拥抱,身披国旗,庆祝胜利。而受伤病困扰的卫冕冠军陈定顽强拼到了最后,名列第39。
谈备战 两次失利助成长 成功离不开家人支持
“我们今天的战术就是开始跟着第一集团走,后面冲起来。”在王镇看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对赛前战术的完美执行。
而这样的战术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此前两届世锦赛的失利。王镇、陈定、蔡泽林三人始终保持着世界高水平,但在集团作战的情况下,他们却在世锦赛上均与金牌无缘。两次失利给中国竞走队敲响警钟,这才有了今晨的战术。
“其实这4年对我来说整个过程也许算是一种煎熬,中间有一段时间,我曾经想过离开竞走队,曾经想过退役,但我感觉还是应当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赛后谈到这四年的备战,王镇仍然感慨颇多。
伦敦奥运会后,王镇的成绩一度不好,2013年世锦赛后,王镇步入婚姻殿堂,婚后生活更是让他增重不少,“父母劝过我,让我回去继续走。后来家里人,包括领导找我谈过几次话。”最终,还是那份对竞走的热爱,让王镇重新回到了赛场。
“从我结婚以后,就没有回过几次家,小孩出生后,我就见过三次,到现在他都不认识我。我很想我的家人,感谢他们的支持。”当然,王镇和蔡泽林的成功,还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我我们的团队保障非常好、很团结,我和小蔡能够走到今天,能够站在奥运会领奖台是我们这个团队的胜利。”
创历史 中国竞走成功卫冕 田径队奏响开门红
四年前的伦敦,陈定一战成名,不仅夺得冠军还打破了奥运纪录,成为继刘翔之后第二名在奥运田径赛场夺金的中国男运动员,也是中国男子竞走队队员首次站在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
四年之后,在卫冕冠军陈定只取得39名的情况下,王镇将这份荣誉延续。中国队实现了卫冕,再次刷新了中国竞走在奥运会历史上的成绩。王镇也成为继刘翔、陈定之后,中国田径走出的第三位男子奥运冠军。
曾获得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的王丽萍对此评价道,“王镇始终以稳取胜,蔡泽林则发挥了冲劲强的特点,打乱了其他选手的节奏,为王镇保驾护航。中国选手在竞走项目包揽金银牌,这样的成绩比我们想象的更完美,是中国竞走几代人共同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王镇在田径比赛首日就为中国田径拿下首金,这对随后的出战的中国田径军团无疑是很大激励。尤其在男子竞走摘金夺银后,很大程度减轻了随后出战的女子竞走的压力,以刘虹、吕秀芝为代表,她们在去年世锦赛包揽冠亚军,原本就是最大的争金点,王镇的夺冠更是增加了她们的夺冠希望。
文/记者 徐邦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