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自行车运动早在1920年就列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迄今已有86个年头,而中国早在1939年和1948年就组队参加过奥运会自行车项目。新中国成立后,身为自行车第一大国,中国的自行车运动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1988年,中国自行车代表队在汉城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为周素养在个人争先赛中的第8名。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王艳在个人争先赛中获得第8名,4年后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王艳又在个人争先赛中获得第7名。2000年悉尼奥运会,名将姜翠华为中国队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她在女子500米个人计时赛中勇夺铜牌,而第三次出征奥运会的王艳也获得了个人奥运会最好成绩,500米计时赛第4名。
2004年奥运会,中国队由名将江永华领军,已有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之势。最终,江永华获得了500米计时赛银牌,与冠军失之交臂。2008年北京奥运会,缺乏经验的世青赛冠军郭爽在500米计时赛半决赛中犯规,只获得一枚铜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几乎就已经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郭爽和宫金杰在女团竞速赛中因裁判判罚问题,输给了德国,让出了已经到手的金牌,而在新增项目女子凯林赛中,郭爽遗憾地输给了英国“自行车女皇”彭德尔顿,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银牌,而在个人争先赛中,郭爽也获得了一枚铜牌。至此,中国队获得3银3铜,但始终与金牌缘铿一面。
这次在里约奥运会,中国队拿到的这枚金牌,是中国自行车队自1939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以来的首枚金牌,从1939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姜翠华实现奖牌零的突破,用了61年,再到里约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中国又用了16年的时间。相信在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后,中国自行车队会在未来夺取更多的奥运会金牌。(香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