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深夜,乒乓球男子单打冠亚季军的新闻发布会结束,记者们开始陆续散场,我回到媒体看台逐一检查电脑是否关闭,偌大的场馆只有看台上零星几位记者仍在工作。就在刚刚不久,马龙在这里称冠,欢呼声此起彼伏,五星红旗升起,中国球迷高唱国歌,而此刻这里格外安静反倒令人有些不适应。
巴西观众:把欢呼送给每一位选手
乒乓球在巴西并不算热门项目,开赛第一天原以为是空荡荡的观众席上却几乎坐满了观众,他们挥舞着国旗,吹着口哨,打着节拍唱着歌,欢呼声震耳欲聋,仿佛置身于足球赛场。我不禁问身边的巴西志愿者,“乒乓球在巴西受这么受欢迎?”。“我们喜欢欢呼!”巴西志愿者笑着说道。
我曾到现场观看过许多场乒乓球比赛,有不少现场气氛异常热烈的比赛,例如今年三月吉隆坡世乒赛决赛,但这都和这次不同。在吉隆坡,现场全都是中国球迷在为自己国家的运动员加油,但在里约,他们不仅为本国的运动员加油,还会把热烈的欢呼声送给场上每一位选手,无论输赢。记得女单比赛,奥地利选手遭到淘汰,当她哭着经过观众看台时,许多巴西观众争先恐后的拥抱她,拍拍她的肩膀,与她合影。我不禁反复确认这位运动员来自奥地利,而拥抱她的观众都举着巴西国旗。和我同样诧异的还有身边的德国记者,他忍不住跑到奥地利代表团去询问原因,随后他对我说,“奥地利运动员们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热情”。
乒乓选手:让志愿者瞬间变“迷妹”
一天上班时被几个外国志愿者小伙伴拉住,让我叫她们丁宁的名字怎么读。原来比赛结束后他们用英语祝贺丁宁,丁宁笑着说谢谢,看到丁宁肩膀好像有些不适就向丁宁询问,丁宁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做了一个萌萌的表情似乎在说肩膀的确有些疼(巴西志愿者的理解)。“她好可爱,一直在对我笑,接下去的比赛我要给她加油”,他们说道。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马龙,“他很帅,我很喜欢他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
赛前新闻发布会,一位志愿者去接福原爱到现场,当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而志愿者还没有吃午饭,无意间他提到自己很饿,没想到刚刚结束训练的福原爱立即把手中的香蕉递给了他。亲民偶像不只有福原爱,一次陪同记者到训练场拍摄,两大德国帅哥波尔和奥恰洛夫正在训练,看到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奥恰洛夫向我挥了挥拍,波尔也朝我微笑。
男女单决赛赛后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运动员们会耐心地满足签名和合影等要求,这其中包括刚刚错失金牌的李晓霞和张继科。李晓霞一边合影一边半开玩笑似的说道,“抓紧拍,以后可能没机会了”,当她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志愿者喊道“霞姐变美啦!”,她笑着回应道,“是吗?”。张继科则帮球迷在T恤上签名,满足合影的要求,但后来他不得不开始拒绝,“我要去尿检了,快憋不住了”,这个可爱的理由让现场的人们忍俊不禁。身边一个没能和张继科合影的女孩还是难掩一丝失落,“我还没有告诉他,虽然没有拿冠军但是在我心里他还是最棒的。”
决赛夜
女单决赛时,李晓霞的主管教练李隼,丁宁的主管教练陈彬,刘诗雯和朱雨玲等都来到现场观战。两位教练非常专注,当队员有精彩表现时他们拍手鼓励,而当队员失分时,他们向场地内喊道,“没关系,没关系”。当夺冠后的丁宁经过看台时,她带着泪水向陈彬教练走来,而陈彬教练则激动地越过了栏杆和她紧紧拥抱在一起。
除了感动的瞬间,决赛夜也总会有一些令人瞩目的身影,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好莱坞影星马修•麦康纳等等也时常在观众席中出现。
赛程过半,接下来在这个场馆将会举行乒乓球团体赛,五星红旗已经在这里两次升起,相信接下去的日子会有更多激动人心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