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3日,里约奥运会女篮小组赛第四场,中国女篮以72-80负于塞尔维亚女篮,无缘奥运会女篮八强战。从北京奥运会的第四名,伦敦奥运会的第六名,再到里约奥运会的无缘八强,中国女篮的成绩一路下滑,而通过本次与塞尔维亚队的比赛过程来看,瞬间崩盘、缺乏球队领袖成为了中国女篮的致命短板。
一、瞬间性崩盘
迎战塞尔维亚队的第三节,中国女篮只得到了9分,这已经是中国队连续第二场比赛单节得分低于10分了。之前一场迎战世界第三西班牙队时,中国女篮就是因为第四节只得到9分,最终功亏一篑,错失了赢得比赛的大好机会。
连续两场比赛单节崩盘,这证明中国女篮无论是心态还是技战术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短板。只要对手采用包夹或者紧逼战术,中国女篮就陷入到了慌乱的漩涡中,从而影响到了球队进攻中的表现。
二、攻击点单一
前三节,中国女篮阵中只有一人得分超过10分大关,全场结束也只有一人得分达到了两位数。反观塞尔维亚队,队中有3人得分上双,而且全场战罢球队一共4人得分达到两位数,而且两人得分达到了20+。攻击点如此之多,这让中国队防守时很难找到防守重点。
三、缺乏真领袖
目前的中国女篮阵中很难找到一位真正的领袖,老将陈楠尽管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但是他年龄太大而且体能存在短板,主教练马赫很难将翠城拔寨的重任交给陈楠。至于像邵婷、高颂、李珊珊等人,她们的个人能力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很难在关键时刻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因此当球队连续两场比赛出现单节只得到9分的情况时,中国女篮全队就蒙圈了,因为主教练马赫也不知道该究竟用谁来打破僵局。
四、失误太多
全场比赛,中国女篮一共出现了15次失误,而且这也是中国女篮连续第二场失误达到10次以上。如此之多的失误数,这导致球队很难在比赛中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尤其是女篮比赛速度快,一旦失误出现,直接导致比赛中的攻防转换节奏被打乱,这队员的体能和比赛感觉是极大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