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9日,里约奥运会的体操男子团体决赛落下帷幕,历经10年打磨的日本队凭借出色的发挥时隔40年再次登上奥运会男子团体的最高领奖台。而中国男队还需经历激烈竞争竞争迅速成长。
进入新世纪以后,日本体操逐渐开始复苏,到了2006年前后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也是从2006年开始,世界体操男子团体的格局变成了中日之争,但是在2015年以前,中国队保持了长达9年的团体垄断,日本队却在屡次交锋中不敌中国队,始终无法撼动”梦之队“的绝对领导力。今天的奥运会的争夺,中国队和日本队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也都拿出了极为出色的训练效果,最终,中日两队的分差达到了2.972分,这个分差是中国队的不稳定造成的,当然日本队的稳定也是因为他们的成熟造就的。
中国男队距离“黄金一代”尚有距离
从今天参加里约奥运会的日本选手形成了四老带一新的阵容搭配,四名老队员从2010年完成新老交替开始,全勤了中日争夺的所有比赛,已经完全熟悉了这种比赛的氛围,是一支历经锤炼的团结的队伍,此外,日本男队增加了白井健三这个在单项上非常有冲击力的选手,直接可以提高团体的成绩1分以上,因此,目前的这支日本队应该是半世纪以来的最佳搭配和最佳状态、
反观中国队,老将张成龙带领着四名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队员,尽管他们有了很高的难度和非常众志成城的精神气,但是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短暂的落后的时候,他们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思想因素,导致了动作不那么完美,使得成绩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中国队为年轻付出的代价,也是竞技体育的残酷之处。
日本男团成熟稳健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从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 ,日本男队新老更替了两代选手,领军人物从富田洋之换成了内村航平,本次的奥运冠军队伍四年前也饱尝了失利的苦涩,他们的人员班底从2010年开始打磨和训练,经历了数次中日之战,是一支战斗经验丰富、抗压能力很强的队伍。因此他们在里约周期,尽管难度上并没有特别大的提升,但是所有人的成套都非常的熟练,游刃有余,非常轻松的能够发挥出训练水平。
而中国队在十年间历经了三代运动员,从杨威、李小鹏到陈一冰、邹凯再到张成龙,中国体操男队处在一个新人担纲的重要时期,他们只参与过两次的中日之战,一次是2014年的南宁世锦赛,张成龙单杠逆转日本队,另一次是2015年格拉斯哥世锦赛,中国男队自己摔走了冠军。可以说,队伍里的绝对大多数选手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他们还不能得心应手、如果同比2012年,新人辈出的日本队的表现,中国队此次的表现并不差,只是距离优秀还有距离。
日本队实现了难度和稳定的完美结合
和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相比,中国队和日本队进行了角色互换,12年有多位奥运冠军压阵中国男队在多个项目上都有顶尖水平的成套和得分,因此日本队必须通过增加难度冲击中国队的优势,但是他们的强项恰好是风险系数很大的单杠,因此在重压下出现失败,最后在鞍马上溃不成军,这是难度和冲击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由于中国队在质量上稍稍逊色于日本队,部分项目也缺少了高分的保证,因此必须在整体难度上压过对方,每一年的冬训,男队都增加了不少的难度,尽管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稳定性和娴熟度,但是在比赛中,在高水平的比赛,仍旧显得成套的娴熟度不够,特别是和竞争对手相比,娴熟度上距离对手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