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男篮62-119输给美国队57分,输球在意料之中,分差在意料之外。
这一战对男篮这次奥运之旅没有参考意义,如果说还有一点价值,那就是可以衡量中国队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这一战表明,中美之间的篮球水平差距,又回到了20年前。
中国男篮和美国队从来构不成对手,但以NBA球星组成的美国队向来是中国队实力的衡量标尺。
自1992年美国队以NBA球星参加世界大赛以来,中国男篮和他们交手7次,分差最小是19分,最大63分。输球的原因当然有多种,共同点是打不过,不同点是教练策略不同,以及自身实力不同。
在2002年以前,我们打美国队都以战略性放弃为主,放开打,攻强守弱,所以比分偏高,分差巨大。2002年正式进入以姚明为核心的时代,当时的主教练王非强调防守,姚明作用突出,加上那届美国队也是历届最差,分差只有19分。姚明时代又有两次同美国队交手,当时美国队已经进入“老K时代”,纪律严明,但姚明已经成为NBA球星,两次都只输31分。尤其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上半场同美国队死扛,第一节只输4分,上半场输12分,比分是在第三节拉开。
姚明时代让中国男篮的实力达到有史以来最强,与欧美差距最小,但2009年起姚明就退出了国家队,中国男篮跌入低谷。由于中国篮协的策略保守,仍然企图用老将维持成绩,让更新换代的节奏落后了一个奥运周期,中国男篮迄今仍然在为那几年还债。
在里约,中国男篮已经是今年第三次遭遇美国队,力不从心之感尤其突出。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男篮的小伙子们打美国队的心气儿比20年前高了,可是“老K时代”的美国队重防守、讲纪律,所以两队之间的差距又回到了20年前。
力不从心,首先是“心”,我们的队员和20年前不同,他们特别想在美国队面前表现出敢拼的斗志,因为他们也是看NBA长大的,在这些大牌明星面前不想表现难堪。其次是“力”,就是有心而无力。
无“力”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对抗全面落入下风,没有好的身体、没有同他们比赛的经验,一对一的对抗无从谈起。一旦各个位置的对抗吃亏,根本谈不上战术的选择。
姚明时代,刘炜的工作是将球交给姚明。对赵继伟和郭艾伦来说,他们需要首先突破美国队的一对一紧逼,这一点他们已经基本合格,但仍然谈不上快速推进。从1号位开始没有优势,供中国队跑战术的时间也就十几秒钟。赵继伟有大局观,助攻5次但6中1只得3分;郭艾伦有突破,得6分助攻4次但也失误4次。我们既在他们身上看到希望,又慨叹他们同这种级别的球队交手太少。
而在4、5号位,虽然宫指导带了5个人,可是只有易建联真正能同美国队打起来,他能在内线要住位,能拉出投进篮,全场得25分,简直鹤立鸡群。年轻的周琦犯规4次,邹宇宸犯规5次,都是有拼劲而不得法。
而中国队在后姚明时代一直没有新涌现的超级投手,而2、3号位原本是大中锋时代过去以后,最应该补强的位置。这次4名边锋对美国队的三分球成绩是2/6,倒是易建联作为中锋还进了两个三分球。
好在中国队这次没有特别具体的成绩任务,压力没有那么大。大家都憋着劲想胜委内瑞拉,因此美国队和下一战法国队,都只是中国队进入奥运状态的练兵对手。他们同美国队上下半场的表现还是有变化的,尤其在第三节前半段,防守质量提高,符合宫指导的要求。他们下半场9次失误,而上半场曾有15次,这都说明只要多和强手过招,适应能力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