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6日早上7点,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在马拉卡纳体育场正式开启,美轮美奂的开幕式也赢得了全世界媒体的高度评价。开幕式结束后,央视评论员张斌谈到了对开幕式的感受。
张斌说:“刚才冬日娜问我的时候,其实我脑海当中出现的是伦敦和支索开幕式结束之后我们在做什么,大家一直在合影,好像全场的氛围延续的时间会很长。但是这次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好像就在应该结束的点一结束之后这个情绪立刻就退潮了,我不知道这个感受是只属于我还是现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好像看电影一样,灯一亮电影完了,以前我们看到的好像是一个喜剧,这个戏剧一直延续到我们生活当中,这可能是不同调性的开幕式带给我们的不同。我觉得开幕式前导演的心愿我觉得达成一部分,因为这个开幕式无非是两种人看,巴西人和巴西之外的人看,他希望巴西人在这个很是沉闷和阴郁的世界里有一份欢乐和自信,是一份良药,我相信巴西人似乎达到了。对于我们这些深处于事外的人,我们可能觉得这就是一个美好的表演而已,这方面我觉得基本上也达到,但是奥林匹克仪式感的时候有一点局促,这个蓄积续集情绪有点不够,尤其是或许场内交接的时候有点短了,像北京和伦敦都是经过奥林匹克传奇人物不断的传行这个情绪慢慢的累加,不知道贝利是不是不来了,四棒变成三棒了,有可能这是一个猜想。我觉得这是情绪蓄积。
再一个沙桐可能有感受,当时在索契冬奥会人少一点,运动员可以在座席上去看,我们一直在看运动员,现场几千名运动员站两个小时,这个压力挺大的。时间是一个问题,运动员怎么参与是一个问题,这方面我觉得里约仍然没有给出一个更好的答案。
其实给人看了开幕式之后,当然了每个国家的运动员都希望能够通过电视转播,都希望在整个开幕式行进展示出最美的一面让自己的家人、让全世界看到国家或者地区运动员的风采,真的两个小时的入场仪式有点冗长,可能在今后开幕式的排练当中或者是开幕式的设计当中是导演应该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要有一个终极的解决方案。其实我们看这次已经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说后面有专门的鼓队在每个代表团后面在往前赶,节奏比伦敦还要快,伦敦有个节拍器,运动员可能感受到也可能感受不到,这次明显的是在赶。后面我明显感觉到现场播报节奏在加快,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所有人需要去面对的,当然对每个代表团要相对平等,每个代表团都要有相对充分展现,这个没有办法世界就是这么大,这个时间我们总要耐心去度过它。这次开幕式还给我一个印象,就是巴西人的音乐、文化、艺术的确非常非常丰富,这个在我们脑海当中所形成的印记很深刻,但是总体的调子我觉得稍显平了一点点,这可能我们过于苛刻了,因为空间的使用没办法,因为我们都知道预算所限,表现手法我觉得已经挺精巧、挺聪明了,但是我不知道沙桐有没有感受,它酷因为导演说我们既不要经典也不要恢弘,我们不要什么,我们只要酷,这个酷达到了吗,你觉得?
(来源:搜狐体育)